教育科研
3-6岁是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法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8日 浏览次数:861次
【家长课堂】
3
-6
岁
是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法专题讲座
编者按: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0-6岁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0-6岁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3岁看
大
的科学依据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
卡斯比
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如下表:
这些
3
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
2005
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
3
岁看
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
3
岁之前
幼儿的性格形成期,而3-6
岁是儿童性格调整期
。这就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3
岁之前,
性格调整和定型期是3-6
这个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在孩子0-3
岁
和3-6
岁这两个关键性的
成长阶段,父母和大成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0-3
岁这一关键期,
并且在3-6
岁这个重要阶段进行调整和培养,
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学习《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法》原着,并进行问题讨论,来理解究竟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造就出儿童的完美人格。
【原着学习】
第一单元
由观察发展出来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应建立在直接的知觉上
我们所说的教育科学不是建立在直观思维上,而是建立在直接的知觉上。
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显示孩子的心智在相当幼小的时期就可以吸收文化,而且只是凭借他自己的活动来吸收;另一类是个性的发展要及早开始。
虽然老一辈教育家觉得对孩子实行这种教育还太小,但他们错了,因为他们认为是成人把孩子的性格教好的。实际上把邪恶转为良善是一辈子的事。
3-6岁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阻碍的话,每个孩子都会依自己的法则去发展。
第二节 给孩子一个“预备好的环境”
孩子之所以能集中心思于他脑子里的事,就是因为在前一个时期(0-3岁)他从环境所吸收的一切。任何地所获得的东西都会留在脑子里盘桓酝酿,书写的爆发就是由于他先前学会了口语、说话。在5岁半到6岁间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黄昏,所以只有在这个年龄之前开始学习书写才会使他兴奋,并乐此不疲,他到了八、九岁就没有这样的热情了。可以看得出,孩子动用书写器官是经过间接预备的,“间接预备”这一概念已成为蒙特梭利方法的一部分。我们已经知道,造物者就是在胚胎期作了间接的预备,它在器官未成熟之前是不发出命令的。单单模仿或强迫服从是没有用的,必须先有内在的预备,服从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预备好的环境”,使他的心灵在其中得以自由施展。
第三节
协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性格
下面当我们触及孩子的性格与道德教育这类重要问题时,也须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它。我们只能协助孩子性格的建立,性格是无法教的。6岁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到这时性格就已经形成了,它不是由于外在的榜样或压力,而是靠他的本性形成的。
出生后前三年时间十分重要,正如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的,
3
岁以前有许多影响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
到3岁时性格已显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否有障碍,是否是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发展的。
如果孩子在怀孕、胚胎、出生与产后的完整过程中都受到科学的照顾,到了3岁他必是个很模范的个体。
但这种结果几乎难以实现,因为有太多的障碍因素会影响他的发展。
如果性格的缺陷是由于产后的因素所致,它还不像胚胎期那么严重,而胚胎期的问题又不如成孕时那么严重。如果是产后的缺陷,还可以在3-6岁期间治愈,因为这正是孩子调适与修正的时期。但如果心智或生理的缺陷是由于出生时受到了惊吓,或是由于更早的原因,就难以矫正了。像白痴、癫痫、瘫痪这类疾病都是官能性的,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而对于非官能性的问题,如果在6岁以前治疗的话,就有可能治好。否则,其问题不仅永远存在,甚至还会更严重。在一个6岁的孩子身上很可能累积了许多本不是属于他的性格,这些性格是从后天的环境经验中得来的。一个在3-6岁期间被疏忽的孩子,到了7-12岁该发展道德良心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它或者显得智力不足,或者缺乏道德品格或学习能力,他成了一个内心满是伤痕的人,性格里只能刻满以往心灵受到打击的记号。
第四节 注意孩子那些
脱离常态的偏差行为
这些脱离常态的偏差行为会逐渐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坚强的孩子会采取敌对的态度;另一类是较懦弱的孩子,他们只好屈服于淫威之下。坚强的孩子随时会发脾气、反抗、破坏、贪得无厌地占有欲。自私、心不在焉、胡思乱想或做白日梦。这些孩子时常大喊大叫或吵闹,爱戏弄或虐待小动物,总是馋嘴好吃。懦弱的小孩则显得比较被动,其偏差行为表现为消极性,如慢吞吞的、发呆、以哭泣的方式要挟、凡事依赖、怕陌生人、总是缠着大人;经常要人陪他,但很快又觉得无聊、疲累;他们甚至有撒谎、偷窃的毛病,以此作为重要的自我防卫方式。
第五节 孩子的有些小毛病源于心理问题
甚至还有些疾病会伴随以上这些症状出现,其源头是心理问题,我们不可将之与真正的生理疾病混淆。如有的缺乏食欲,有厌食症;有的则刚好相反,有贪食症,造成不消化或消化不良;常做噩梦、怕黑,以致影响生理健康,并引起贫血症。这些症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其病源是心理引起的。
小孩如有这些毛病,尤其表现得十分激烈的,对做父母的来讲会感到十分不幸,他们对待孩子就像烫手的山芋,能送到托儿所或大成幼儿园去最好。这样虽然父母健在,他们仍像孤儿一样。有的父母会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如掌掴、责骂、不准吃饭就赶上床,这样一来孩子要么变本加厉,要么转为消极的抵抗。之后有自责感的父母可能又改为劝服的方式,或动之以情,如问孩子:“你为什么让妈妈伤心?”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已经没有效了。对于消极、退缩型的孩子,父母倾向于任凭他们行事,做妈妈的可能还认为他们的孩子很乖、很听话。当他总是缠着她,没有她陪伴就不肯睡觉时,她还认为这是他很爱妈妈的表征。但不久她就会发现,她的孩子在走路与说话方面的发展要比别人的孩子迟缓。他虽然健康,但很胆小、食欲不佳,要一直靠讲故事来哄他。她只能安慰自己说,这是个神经质的小孩,将来可能是个诗人或圣贤,但过不了多久,她就需要请医生开药方了。
第六节
让孩子处在自由自在的预备环境中
我们早期的学校之所以出名,其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经过我们的“治疗”这些消极症状都不见了。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这一命题。我们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为他们预备的环境中,完成他们的实验(或工作),这些“工作”能滋养他们饥饿已久的心灵。一旦兴趣引发出来,孩子就会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其专注性可以从一个工作转移到下一个工作。当孩子已经能靠着兴趣的吸引,达到专心的程度,消极的症状就一个个地消失了。杂乱的孩子变得有秩序;被动的以及捣乱的孩子成了教师的协助者。由此证明这些消极的性格不是其本性,而是由环境造成的。因此我们建议做母亲的要给予孩子感兴趣的工作,当他开始工作以后,不要任意打断他。给糖果、严酷的态度、药物都没有用,我们对惹麻烦的孩子绝不能感情用事,更不可称他白痴。当他需要心灵的食物时,那些作法都没有任何帮助或益处。智慧是人的天然本质,所以人对心灵食物的需求甚于物质昀食物。人和动物不同,他必须在生活与相关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行为,如果他能够照着这一路径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一切就没问题了。
【问题讨论】
1
、蒙特梭利倡导的科学教育一句哪两个方面的发现?
2
、怎样的环境是“预备好的环境”?
3
、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发展主要在哪两个阶段?我们的家长们是否清楚?
4
、什么样的行为是“脱离常态的偏差行为”?你的孩子有这些行为迹象吗?
5
、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源于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6
、蒙特梭利的“自由自在”的环境是怎样一种环境?你真的了解吗?
【原着学习】
第二单元
新式教育
第一节
孩子必须由他自己来塑造
有教育学家将小孩子和只有几岁大的幼儿定义为“软蜡”( cera molle),意思是说,这时期的孩子可以加以适当的塑造。这些教育学家“软蜡”的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认为孩子必须由他来塑造。而事实与此相反,
孩子必须由他自己来塑造。
这是一个基本的观念,因为孩子是非常能够自动自发的,这可以从孩子用来表达他自己的各种方式来确认。
而大人——这个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大师,却有可能盲目、粗暴、以不适当的方式介入,把孩子已经在自己的“软蜡”上画出的轮廓完全破坏掉。我们就是把大人的这种强行干扰行为称之为邪恶,一点也不为过。
第二节
大人不能盲目干预孩子
即使大人并非有心要这么做,但事实上他们的所谓关心会将孩子悉心费力地在内心建构起来的那点纯真的东西肆意破坏掉。而在大人不加注意的时候,孩子又会重新开始他自己的修补和新的建构工作,可是大人也会再一次地将之破坏殆尽。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冲突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孩子完全投降为止,于是孩子从此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可见,在孩子这段如此敏感的时期,教育是何等重要——事实上,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比接下来的任何时期都要重要。为了避免成为阻碍孩子正常发展的阻力,大人一定要保持顺应的态度,绝对不能盲目地、不合时宜地干预孩子。我们都知道魔鬼撒旦与上帝耶和华的不同:上帝的力量是用来创造的,而魔鬼的力量则是用于毁灭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用我们的敏锐力去了解孩子,并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帮助孩子发展所必需的。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能做出创造的人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大人。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让人作出清楚了解的事,因为一般人的想法还是认定大人才是创造者。因此,我们都应抛却自以为万能的幻觉,以此来洗净自己的罪过。
第三节
下大力气去了解孩子的人格
迈出了这一步之后,我们接着应试着去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人格。不论我们所面对的是新生儿还是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教育者的首要责任应是去洞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我们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够尊重。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也照着做准不会错。当我们正在吃晚餐时,孩子却在另一个房间里哭哭啼啼,那是因为他被单独隔离在一边了,显然我们对成人就不会用如此不尊重的态度而把他一个人关在房子里。我们应该像对待任何其他人一样,让孩子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而且应感到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应该乐于见到孩子,并让孩子和我们亲近。
有一些人认为,让孩子与大人一起吃大人吃的食物,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事实上我们实在不必为此担心。实际是,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可能让孩子受到了伤害,而我们却对此已感到习以为常了。我们应认识到,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我们就伤害了孩子,而大人们常常这样做了却从未向孩子致歉。
第四节 要尊重孩子的行为
让我们把话题转向较大的孩子身上。我曾经有机会观察过几个日本爸爸,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孩子的了解更胜于我们。有一位爸爸一天带着他2岁大的儿子在散步,他儿子突然一屁股就坐在了路边。这位爸爸没有大声呵斥:“地上很脏——快起来!”而是耐心地等儿子自己爬起来后继续走。这位爸爸收起了长者那种不可一世的姿态,而表现出尊重孩子的行为,这正是一位教育家的行为所在;我还见过一位日本爸爸,他把两脚张得开开的,让他的孩子在中间穿来跑去。这位可怜的爸爸在做这种姿势时,甚至还保持着一副尊严的样子。我十分钦佩一些人从育儿中,或是从传统的教养方法里所得到的智慧,而我们却似乎只是急着教导孩子成为社会意义上的大人。
我在米兰街头遇到过一位正牵着孩子过马路的妈妈,这位妈妈还曾经上过我们的蒙特梭利学校课程。当时教堂的钟声正好响了,孩子就停下脚步,想听完钟声再走,可是妈妈却不顾孩子听到钟响后的喜悦心情,就责怪孩子,并催促他赶快走。由此可见,要说服成人对孩子保持被动的态度,虽然不容易,但的确是绝对必要的做法。每个成人都必须了解孩子的需要,同时要抑制自己成为孩子生命塑造者的虚荣心态。我们绝对有必要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从事他们内在生命的自我教育。
第五节 成人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需要
我们目前似乎只注意到孩子对新鲜空气和阳光的需要,这两样东西的确不可或缺,但它们只对身体有益。
然而,即便亮丽的阳光洒满了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灵里却连一丝光线也没有,这就是因为成人用他的力量盲目无知地摧毁了孩子特有的——缓慢、脆弱且重要的内在建构工作。
成人一定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任何帮助。
倘若我们想要拟订一项育儿原则的话,必须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将是最重要的一项。
因为孩子在成长期间必须要学会模仿大人的很多行为举止,如果孩子不能观察到该怎么做,就不可能学得好,正如失聪的人没有办法学会讲话一样。当我们要求家长愿意延长孩子在自己身边的时间,允许孩子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时,他们总是感到有很多困难,但事实上,这样做不必花一毛钱,它完全仰赖于我们成人自我性情的调整。
一个不会仿效大人行为的孩子,一个不会开口问问题的孩子,他简直就像是一个幽魂存在着。
然而由于过去教育观念形成的偏见,我们今天提出的大人应该长时间陪在孩子身边的原则不太被人接受。
所谓的健康科学往往蛮横残忍地认定孩子需要很多睡眠,像植物人似的。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呢?如果我们让孩子在我们身边,一直到孩子想睡了才去睡,我们将发现孩子其实并不需要睡那么长的时间。
第六节 不要改掉孩子设计内在生命的软蜡
坚持让孩子早早上床的偏见在北欧地区非常盛行,虽然这种偏见实在是缺乏根据,但我们大多数家长却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它。有一次一个孩子过来对我说,他很想看一样经常听人谈起的非常漂亮的东西——星星。原来这个孩子从来就没有看过星星,因为他很早就得上床睡觉。由此可见,这个被规定要提早睡觉的孩子一定会觉得自己在从事内在建构工作时实在太累,因为他得被迫和大人进行拉锯战,正是大人摧毁了他的建构过程,坚持要他去睡。
耶稣基督要我们学会宽容:“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多此一举地把已熄灭的蜡烛再弄熄。”我们可以将这条宽容的原则借用到教育上:“不要毁掉孩子设计内在生命的软蜡。”对于正在教导处于建构自我过程的孩子的老师而言,这是一项最重大的责任。
我们所持的基本教育观念是,我们绝对不能变成孩子发展的障碍。
明白必须做的事,既不是很简单,也不是很难,最困难的是,要了解有哪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无益的偏见必须去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问题讨论】
1
、为什么蒙特梭利强调“孩子必须由他自己来塑造”?
2
、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冲突是什么?
3
、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人格?
4
、怎样做才是真正“尊重孩子的行为”?
5
、孩子的成长最需要怎样的“阳光”?
6
、蒙特梭利借用“基督的宽容”的原则告诫我们什么?
【原着学习】
第三单元
成年人应受到控告
第一节
儿童的成长受到成年人的压抑
弗洛伊德用“压抑”这个词来形容成年人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这一词的字义已经清楚表明了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成年人”这个名词本身是很抽象的。事实上,由于儿童与社会是隔离的,当他受到成年人的影响时,他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成年人,他的行为、举止就会与其最亲近的人相像。这些能影响他的人,通常是他的妈妈、爸爸或老师。
第二节
成年人应该受到控告
然而,社会却赋予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只是到现在,当人类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我们才转而发现,那些过去被认为是整个人类的守护者和施舍者的成年人应该受到控告。既然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扮演着母亲、父亲或儿童监护人的角色,那就意味着他们全部都应受到控告。对儿童负有不可推脱责任的整个社会,也应接受审判。这一惊世的控告,其实可以给我们警醒,
它就如同上帝的最后审判一样神秘而令人敬畏:“你们究竟是怎样对待我托付给你们的孩子们的?”
成年人对此的第一反应是抗议,并会为之进行自我辩护:“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们热爱我们的儿女,我们为了他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他们虽然表面上在为自己辩护,其实内心里也充满了矛盾。他们口头上的辩护由来已久,也为我们所熟知,我们对此毫无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这种控告本身,而不是谁受到了控告。被告们虽然在照料和教育孩子上殚精竭虑,但还是发觉自己恍若置身困难重重的迷宫,无力自拔,仿佛自己一直徘徊在一个根本没有出口的密林中。其实他并不知道,他之所以会迷路,都是由他自己造成的。
所有代表儿童利益的人都应该对成年人提出控告,他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这样做。
第三节 童年的创伤会影响一生
在潜意识这个巨大的尚未被开发的领域,需要新的学科和理念来加以充实完善。它们也许有助于我们通过研究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来透视他们心灵的发展历程,
通过及早察觉儿童内心的痛苦挣扎来避免他们误入歧途,从而有助于我们对人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心理分析最惊人的发现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他的婴儿时期。
那些重新被潜意识唤醒的往事让人们明白:儿童恰恰是那些难以名状的痛苦的牺牲品。
这一发现既令人兴奋,也让人困扰,因为它与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童年时受到的心灵创伤所造成的影响慢性而持续,可人们却从不认为它们是造成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这类心灵伤害一般由喜欢发号施令的成年人对孩子自然成长中不断施加的压抑造成。它通常与最能影响孩子的人密切相关,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我们应该认真区分心理分析的两个不同层次。
其一为较浅的层次,它来自一个人的本能与外界环境的冲突。
他必须去适应那种环境,而这又与他的意愿相违。类似这种矛盾冲突还是可以缓和的,因为他还能够在显意识中思考那些引起困扰的原因。
然而,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需要人们不断加以探索。在童年的记忆中,有一种冲突不同于一个人与他所处的环境间的冲突,它是一个孩子与其母亲,甚至成年人之间的冲突。
后一类型的冲突在心理分析中很少涉及,所以也很难得到解决。人们也很少着手去解决这类问题,它们至多仅仅被当作引起疾病的原因。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不论治疗身体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应考虑患者童年发生的事。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也就是说,
成年人的生活模式实际上很早就被确定下来了。
尽管身体上的疾病已引出医学上一些具体分支学科的发展,例如,胎教和婴儿保健,并且使社会更加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然而,人类精神方面的疾病却没有引发类似的进展。虽然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许多成年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他们适应生活环境的困难都起因于童年的遭遇,但是人们却没有尝试去缓解儿童的心理冲突。
第四节
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
我们常用这种想法来自欺欺人:我们已经给了孩子他们生活必需的,如漂亮的玩具、美味的佳肴,他们还缺什么呢?是的,我们已经想得够周到的了,吃的喝的都面面俱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了。然而真是如此吗?
在一家慈善育儿机构里,有一位长得很丑的小男孩被母亲嫌弃。欣慰的是,那位看护他的阿姨非常喜欢他。一天,这位善良的阿姨告诉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妈妈便去看望那个小孩,但失望的是,她发现她的孩子还是那么丑陋,一点也没改变。过了一段时间,看护阿姨又向那位孩子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又变漂亮了。这位妈妈又半信半疑地去看望孩子,发现孩子真的比以前精神多了,言语之间多了几分灵气和活泼,看上去确实漂亮多了,这位妈妈不由感到震惊。也许孩子就是在伟大的爱的影响下改变了。
这个看护阿姨到底给了男孩什么?她好像什么都没有给,然而又什么都给了。而那个妈妈呢,看似提供了一切,其实什么也没有给孩子。
是的,孩子缺少的是爱。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在爱的包围下才能健康成长。一旦爱的环境缺失,对于孩子来说,他受伤害的不仅是他的心灵,他的身体也将备受痛苦。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丰衣足食与漂亮的玩具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依靠灵魂的快乐,来自爱的巨大召唤!
在荷兰的一个慈善机构,人们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那里,在那里的孩子都处在一种看似很完善的并且管理科学的环境中——那里不仅有营养丰富的食物,还有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但奇怪的是,没多久这里发生了疾病,导致许多孩子死亡。而当地其他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反而没有患相同的病,而且比这些受到特殊照顾的孩子还健康。经过研究发现,原来这些夭折的孩子是因过早缺乏母爱,导致患上心理疾病。后来那些受过训练的护士开始用母亲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待孩子,平时注意多抱抱孩子们,面对他们经常微笑,并和他们做游戏。时间一长这些孩子又逐渐恢复笑容与健康,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孩子的意外死亡。
一个幼小的生命作为父母爱的结晶,他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诞生并成长。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总结物种延续的问题时提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天赋的自卫武器,更由于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本能。
所以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并不是刻意而为的,这种情感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要唤起的同情之爱不一样,那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做出的牺牲十分自然。
我们在这里强调母爱,是因为母爱和孩子自然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母亲们必须认识到,她们一定要在孩子一出生时就给予心灵的保护,不要只是在表面上满足了孩子生理上的需要。
第五节
儿童的绝望来自于
大人的虚伪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她委婉地推脱说:“啊!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妈妈急切地问到,可是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累,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第六节
成人忽视了儿童的天性
现在,我们可能要自问,人是如何适应这些自然规律的。人类是一个集所有比他低等生物的自然现象于一身的高级综合体。他集中体现了它们的特点,并超越了它们,更重要的是,人类运用智慧给所有写进艺术着作中的较低等的生物披上了理性的光辉。
然而,儿童和成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命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它们是在哪些令人崇敬的领域展现自己的呢?实际上,这两种生命形式并非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要想在这个世界中寻找它们,我们只能说只有一个成人的世界,成人的生活只关注身外之物并追求一种舒适的生活。成人的心思集中在征服和生产上,似乎不存在其他重要的东西。
人类的精力在竞争中挥霍和削弱了。成人只会从自己的逻辑和视角去看待儿童。他会把儿童看做一种另类,并且远远地躲开这种无用的生命体。或者,成人在所谓的教育中一直试图把儿童引向自己的生活轨道。
成人如果变成了蝴蝶(如果这可能的话),就会去弄破幼虫的茧,鼓励它飞。或者如果他是青蛙,就会把蝌蚪拉出水面让它在陆地上呼吸,并且想把它的皮肤变成绿色,因为青蛙自己就是绿色的。
成人或多或少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儿童的。
成人向儿童炫耀他们自己的成熟和完美,并向儿童树立历史人物作为榜样,希望儿童将来能模仿他们。
成人没有意识到儿童恰恰需要一种不同的环境和生命方式。
第七节
成人为后代所做的事远不如蜜蜂
我们如何来解释人类所形成的这种误解呢?因为人类是造物主创造的最高级的生命形式,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的物种形式。他拥有思想和智慧、具有一定的力量,是自我生存环境的主人,在思维方面的优越性是其他生物无法企及的。
然而人,作为他生存环境的建筑师、建设者、生产者和塑造者,他为自己后代所做的事却要比蜜蜂和其他昆虫为它们后代所做的事要少得多。
难道人类缺乏主导本能这种最高级和最基本的要素吗?难道人类在所有生物都具有的这种确保物种延续的现象面前,真的视而不见、丝毫没有得到启发吗?
人是一个建设者,但他在哪儿为儿童建过一个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呢?那里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并且没有被任何外界需要污染的地方。那里还应该富于无需任何回报的慷慨的爱。
是否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成人感到应抛弃他惯有的行为方式,在那里他能意识到竞争并不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那里他终于认识到挫败他人并不是生存的秘诀,而自我克制似乎才是生活的真谛。
是不是世界不存在这么一个人们想把锁住人们心灵的物质镣铐砸碎的地方呢?是不是也不存在这么一个人们渴望过一种崭新的生活地方呢?
同样的,
是不是人们也不想追求某种超越个体生命并能达到永恒的东西呢?
拯救的方法是这样的:人们必须放弃从前的论证推理,才会开始相信世上应该存在这样的地方。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他是会产生这种情感的。他就应像其他生物一样,放弃自己原有的行为方式,让自己杜绝一些原来的思想,这样才能使生命达到永恒。
是的,在有些场合,当人感到不再需要征服而需要心灵的净化和纯洁时,他就会渴望单纯和平静。
在那种纯化的平静中,人们寻求生命的更新,寻求从人世的重负中复活的路径。
确实,人必须要有一种伟大的渴望:远离从前生活。这些渴望代表了一种神圣的声音,只有它才能使成人走进儿童的世界。
【问题讨论】
1
、蒙特梭利为什么说“成人应该受到控告”?儿童在成长中受到哪些压抑?
2
、为什么说童年的创伤会影响他的一生?
3
、母爱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是不是也在孩子面前有过撒谎的行为?
4
、孩子具有怎样的天性?我们曾经重视过这些天性吗?
5
、成人应该为后代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