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分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孩子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坚决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
得不到就动手
现象: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想抢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做法: 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进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顺手牵羊
现象: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的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现象:超市里,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都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因为前不久刚刚买了一套芭比娃娃。
如果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他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者讲故事的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不招人喜欢。
该睡不睡
现象:晚上十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玩具摊到了床上。
做法:指指墙上的闹钟,示意孩子该睡觉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大成幼儿园不迟到。
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睡觉,他们永远玩不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休息和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